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85篇
  免费   91篇
财政金融   1436篇
工业经济   142篇
计划管理   693篇
经济学   1188篇
综合类   191篇
运输经济   40篇
旅游经济   159篇
贸易经济   757篇
农业经济   31篇
经济概况   3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74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13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185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317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364篇
  2010年   261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有文献认为失败学习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作用,但失败学习通过何种途径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研究并不完善。基于失败学习理论,引入资源拼凑和机会识别作为中介变量,构建失败学习影响企业绩效的多路径模型,探索失败学习对企业绩效的驱动路径及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失败学习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积极作用,资源拼凑和机会识别分别在失败学习与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资源拼凑和机会识别在失败学习对企业绩效驱动过程中存在链式中介作用,战略柔性能够强化资源拼凑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正向调节资源拼凑的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拓展了失败学习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对企业复苏和成长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2.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权变理论,以IT-业务融合、双元环境为调节变量,探究大数据能力与企业创新绩效间的作用关系,结果发现:大数据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IT-业务融合调节大数据能力与创新绩效的关系,IT-业务融合水平越高,大数据能力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就越显著;双元环境能够调节大数据能力与创新绩效间关系。其中,环境动态性在大数据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间起正U型调节作用,而环境竞争性在大数据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间起倒U型调节作用。从内外部情境视角解释大数据能力的创新转化,对中国企业大数据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资源约束背景下,如何制定有效的创业导向及资源行动策略对动态环境中企业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动态能力视角,以恒瑞医药为例,探讨其不同发展阶段创业导向、资源行动策略与企业成长间的内在作用机理。结果发现:①高差异性和高合法性是企业资源行动所追求的理想状态,但在不同发展阶段二者的侧重点不同;②创业导向为企业资源行动策略提供方向,而资源行动策略则是创业导向得以实施的保障,二者相互契合,共同促进企业成长;③多重资源约束是企业创业导向和资源行动的直接动因,而企业能力提升是创业导向和资源行动产生的有效结果,该过程中管理者认知为企业资源环境分析、创业导向制定以及资源行动选择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
数字化时代的经济运行方式呈现出数据驱动、万物互联、创新迭代的特征,数字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属性对创新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361座城市2010-2018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带动本地创新绩效提升,而且对周边城市创新绩效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空间溢出效应也更显著。由此,建议可从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搭建数字化平台、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等角度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创新绩效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5.
We examine the effect of a regulator-led advocate for minority shareholders on merger and acquisition (M&A) performanc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established the China Securities Investor Services Center (CSISC), which began its ownership of 100 shares of public firms in 2016. The CSISC advocates for the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proactively. Focusing on abnormal stock returns in M&A announcements, we find that acquirers that have the CSISC as a shareholder (CSISC acquirers) exhibit higher positive abnormal stock returns than non-CSISC acquirers. Cross-sectional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he core results are mainly driven by firms with severe agency problems and weak external/internal monitoring, and those not controlled by the state. In addition, we find that CSISC acquirers have better long-term performance and encounter more M&A failures than non-CSISC acquirers. 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lthough the CSISC only holds 100 shares of listed companies, it plays an effective role in monitoring and driving firms to make appropriate M&A decisions.  相似文献   
6.
Applying behavioural economic theory, we argue that the frequency of philanthropic activity is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corporate philanthropy's economic outcome. Using Chinese data from 2003 to 2016, we find that firms with more frequent philanthropic activities obtain more government subsidies than firms that only engage in one-off charitable donations. Firms with better corporate governance, such as higher management ownership and more independent directors, are more likely to adopt a strategy of frequent donation. Furthermore, firms are more likely to be frequent donors when management or local government officers have a long tenure. Our findings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giving process and suggest that firms can maximize the benefit of corporate philanthropy if they strategically consider the donation frequency and donation amount simultaneously.  相似文献   
7.
技术转移是将社会科技资源转化为实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渠道不畅、技术转移绩效不高、大学科技成果成功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基于现实需求和研究缺口,构建组织模块化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收集我国38所研究型大学样本数据,采用SPSS24.0和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路径分析,论证和检验组织模块化对于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组织模块化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在组织模块化与技术转移绩效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知识共享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模块化独立性、响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上,其对组织模块分工性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Online Travel Agents (OTAs) play an important intermediary role in the two-sided travel distribution market. A critical factor that enhances a firm'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innovation. Yet, the analysis of innovation in the OTA context is scarce.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article is to fill this gap and examine the effect of OTA innovations on firm performance. We analyze the effect of two-sided market specific innovations (same-side and cross-side) on performance and contribute to the literature by expanding the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of innovations. We find that producer-to-consumer innovations have a greater effect on OTA performance than producer-to-producer and consumer-to-consumer innovations. A fundamental managerial implication is that exchange management is an area to be enhanced when innovating in travel market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9.
郝项超 《金融研究》2020,477(3):152-168
依据2008-2017年上市公司委托理财与专利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委托理财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委托理财规模与理财收益对公司业绩贡献的增加,上市公司总体上创新数量变化不明显,但创新质量却显著下降。对于不同的委托理财而言,上市公司购买银行与非银行委托理财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均为负面,但对创新数量的影响却正好相反。两种类型委托理财对创新数量的影响可能相互抵消,从而导致总体上委托理财对创新数量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购买更多的委托理财导致上市公司更加倾向于进行风险低的开发性创新,减少风险高的探索性创新。购买银行理财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机会主义创新,而购买非银行理财的上市公司更可能消极创新。总之,基于企业创新视角的分析发现大规模和投机性的委托理财会干扰上市公司创新行为,导致其经营"脱实向虚"。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现代企业与高校之间技术转移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立足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以经验取样法为研究范式,以高管与高校之间技术转移体验及创新成效为对象,展开连续15周日记研究,结果发现:“高校—企业”技术转移会积极影响企业创新绩效,规划性博弈与功利性博弈具有中介作用,技术吸收能力具有调节作用。由此证明,在“高校—企业”技术转移合作中,企业技术吸收能力水平在历经组织间博弈后,将显著调节由技术转化而形成的创新绩效增幅。建议相关企业主动开展创新合作,并通过均衡性博弈机制完善自身技术吸收体系,实现“高校—企业”技术转移“双赢”初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